top of page

ChatGPT 開始能回答飲食與營養問題,那營養師的價值在哪?

  • 作家相片: AI觀察家 吉諾
    AI觀察家 吉諾
  • 4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你是否也發現了?現在只要打開 ChatGPT,輸入「什麼是低碳飲食」、「癌症病人該怎麼吃」、「一天要吃幾克蛋白質」,它幾秒鐘內就能生成條列清楚、資料齊全的回答,甚至還會附上參考文獻格式。

這些過去要上營養門診才能問的事,AI 全說得出來。

那麼問題來了——營養師還有什麼價值?



🤖 ChatGPT 是營養師的替代品嗎?

從技術層面來看,ChatGPT 確實已具備快速整理、演繹健康知識的能力。但它的知識基礎來自過往公開的資訊,缺乏判斷背景、辨別風險的能力。

例如:

  • 癌後患者在化療期間的飲食耐受性差異,AI 不知道他的口腔潰瘍或腸胃副作用程度

  • 小朋友有 ADHD 加上挑食,ChatGPT 不知道父母的教養風格或家庭氛圍

  • 有糖尿病又有腎病的人要怎麼吃,AI 只會套公式,卻無法整合實際用藥與疾病交互影響

AI 能給方向,但無法做判斷。


吉諾提供給營養師們三個方向可以進行思考:

一、職業風險與法律責任,AI 承擔得起嗎?

依據《營養師法》,只有合格營養師才能執行「飲食營養評估與指導」。若非專業人員提供具體飲食建議,涉及違法醫療行為。

此外,如果 AI 給出的建議造成使用者過敏、血糖波動、病況惡化,誰負責?ChatGPT 沒有執業責任、沒有保險制度、沒有風險揭露——出了問題,AI 只會說一句「這不構成醫療建議」,但你是那個面對真實個案的人。

這正是營養師的價值:你不是工具,你背後承擔的是人命與責任。



二、倫理與關係,才是白袍的核心資本

營養師不是「講食物」的人,而是:

  • 站在疾病與生活中間,幫助人「做出選擇」

  • 理解個案背後的動機、家庭、文化,做出貼近生活的建議

  • 在一次次的回診與追蹤中建立關係與信任

AI 無法同理,也不會追蹤,只有你能讓建議變成行動、讓健康變成習慣。



三、與其對抗 AI,不如重新定義你的角色

ChatGPT 不是敵人,而是一面鏡子:它提醒你,光有知識不夠,你要有價值。

  • 把 AI 當助手:讓它協助你整理衛教素材、設計問卷、製作菜單草稿

  • 做自己內容的發聲者:輸出的內容會變成未來 AI 的學習資料,你說過的話才會被留下

強化你的關係力:透過 Podcast、圖文或 LINE 官方帳號,把信任變成日常互動。
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
© 2025 營養方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